生物步步高2.细胞中的无机物、糖类和脂质
生物步步高2.细胞中的无机物、糖类和脂质
tags: Biology
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、无机物
-
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
-
组成细胞的元素
-
来源: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。
-
含量
-
大量元素:C H O N P S K Ca Mg
-
微量元素:Fe Mn B Zn Mo Cu
-
-
作用
-
最基本元素:C
-
基本元素:C H O N(干重、鲜重都最多)
-
-
存在形式: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。
-
-
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
-
种类上的统一性: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。
-
含量上的差异性:组成元素在含量上差异很大。
-
-
组成细胞的化合物
-
无机物:
-
水:鲜重含量最多。
-
无机盐:占 1% ~ 1.5%
-
-
有机物
-
C H O: 糖类
-
C H O N(S): 蛋白质,干重含量最多
-
C H O N P: 核酸
-
C H O(有的含 N P): 脂质
-
-
-
正确区分人体细胞鲜重干重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
-
鲜重排序
-
元素:O>C>H>N
-
化合物:水>蛋白质
-
-
干重排序
-
元素:C>O>N>H
-
化合物:最多的是蛋白质
-
-
人体活细胞中氧含量最多,但氢原子数量最多。
-
-
-
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
-
细胞中的水
-
存在形式和功能
-
结合水: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-
自由水:
-
细胞内的良好溶剂。
-
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。
-
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。
-
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。
-
-
-
自由水/结合水与代谢、抗逆性的关系
-
自由水多,结合水少:代谢旺盛,抗逆性差,如癌细胞、萌发种子、分生组织细胞。
-
自由水少,结合水多:代谢弱,抗逆性强,如干种子、越冬植物、细菌芽孢。
-
-
-
细胞中的无机盐
-
存在形式:主要是离子形式。
-
吸收方式:主要是主动运输。
-
作用:
-
组成复杂化合物:如 于叶绿素, 于血红蛋白。
-
维持细胞和生命体的生命活动:
-
哺乳动物血钙过高,则肌无力,血钙过低,则抽搐。
-
-
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渗透压、酸碱平衡。
-
-
-
病人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,因此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。
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,导致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,此时应该多喝淡盐水。
细胞中的水
-
水
-
调节:抗利尿激素
-
吸收:渗透作用
-
利用:
-
多糖、蛋白质、脂肪、核酸的水解。
-
光反应中水的光解。
-
有氧呼吸第二阶段。
-
ATP 的水解。
-
-
产生:
-
暗反应。
-
有氧呼吸第三阶段。
-
氨基酸脱水缩合。
-
多糖的合成。
-
DNA 的复制。
-
ADP 形成 ATP.
-
-
存在形式:自由水(促进代谢),结合水(增强抗逆)
-
常考无机盐功能归纳整理
-
无机盐
-
: 蛋白质、ATP、、叶绿素、核苷酸等。
-
: ATP、、核苷酸、磷脂等。
-
: 叶绿素(与光反应有关)
-
: 甲状腺激素(幼年时缺乏引发“呆小症”)
-
: 与钠离子共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。
-
: 血红蛋白。
-
: 甲硫氨酸等组成部分。
-
: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,动作电位形成。
-
: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,静息电位的维持和恢复。
-
: 调节肌肉收缩。
-
-
验证某种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
-
实验设计
-
对照组:植物 + 完全培养液 = 正常生长
-
实验组:植物 + 只缺X的完全 培养液
-
正常生长:X 不是必需元素
-
生长不正常:加入 X 后生长正常,X 是必需元素。
-
-
-
实验成功关键
-
保证实验材料统一性,即材料的种类、生长状况应当一致等。
-
实验组加入 X 的目的是二次对照,使实验组前后对照,增强说服力。
-
-
判断:和 ATP 一样, 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。
错误,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。
植物细胞内,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蛋白质,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核酸,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。
糖类、脂质的种类和作用
-
细胞中的糖类
-
种类:
-
单糖:不能水解。
-
二糖:可水解为两分子单糖。
-
多糖:可水解为多个单糖。
-
-
分布:
-
共有:葡萄糖、核糖、脱氧核糖。(全都是单糖)
-
植物特有:果糖、蔗糖、麦芽糖、淀粉、纤维素。
-
动物特有:半乳糖、乳糖、糖原。
-
-
功能:
-
结构物质:核糖、脱氧核糖、纤维素、几丁质。
-
储能物质:淀粉(植物),糖原(动物)
-
主要能源物质: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。
-
-
-
细胞中的脂质
-
脂肪:
-
元素组成:C H O
-
作用: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,保温、缓冲和减压
-
-
磷脂:
-
元素组成:C H O N P
-
作用: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。
-
-
固醇:
-
元素组成:C H O
-
作用:
-
胆固醇: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,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的脂质运输。
-
性激素:促进人和动物的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。
-
维生素 D: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。
-
-
-
构成淀粉、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,但是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。
判断: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。
正确。
判断: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。
错误,注意只有动物才有胆固醇。
胆固醇在许多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,饮食中如果过多摄入,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,造成血管堵塞,危及生命。因此,饮食中要注意限制高胆固醇类食品,如动物内脏、蛋黄等的过量摄入。
判断:细胞中的糖类物质都是能源物质。
错误,例如纤维素。
乳糖水解产物?
半乳糖和葡萄糖。
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?
葡萄糖。注意不是氧化分解。
麦芽糖水解产物?
葡萄糖。
蔗糖水解产物?
果糖和葡萄糖。
糖原水解最终产物?
葡萄糖。
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?
葡萄糖。
判断: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。
错误,磷脂为 C H O N P,脂肪酸只有 C H O.
磷脂分子组成?
甘油、脂肪酸和磷酸。
呼吸熵指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 与消耗 的比值,糖类的呼吸熵为 1,而脂肪呼吸熵小于 1 的原因是?
脂肪中 C H 元素含量更高,O 含量低,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更多,需要更多的氧气。
哺乳动物体内含有胆固醇并非有害无益的原因?
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,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。
葡萄糖可以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,蔗糖不行的原因?
葡萄糖属于单糖,可以直接进入细胞,因此可以静脉注射。
蔗糖属于二糖,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后才能进入细胞,因此不能静脉注射。
判断: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。
正确。性激素为类固醇,属于脂质。
判断:脂质都能被苏丹 III 染液染成橘黄色。
错误,只有脂肪可以。
-
糖类和脂质主要合成场所
-
糖类:
-
葡萄糖、淀粉:叶绿体。
-
纤维素:高尔基体。
-
糖原:主要是肝脏、肌肉。
-
-
脂质:主要是内质网。
-
种子类型 | 非油料作物种子(如小麦) | 油料作物种子(如大豆) |
---|---|---|
种子形成时 | 可溶性糖(还原糖)转变为淀粉 | 糖类转为脂肪 |
种子萌发时 | 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 | 脂肪转为甘油、脂肪酸再转为糖类 |
非油料作物种子:形成时,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;萌发时,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。
油料作物种子:形成时,糖类转化为脂肪;萌发时,脂肪转为甘油、脂肪酸,最终转为糖类。
种子萌发时,吸收水分导致鲜重增加,非油料作物种子由于只进行细胞呼吸导致干重减少,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有所增加(因为脂肪转化为糖类过程中增加了氧元素),然后再减少。
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利用葡萄糖吗?
能,进行无氧呼吸。
判断:脂质中只有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。
错误,例如胆固醇。
判断:摄入过多胆固醇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。
正确。
判断:氨基酸是水溶性小分子,只能在转运蛋白协助下进出细胞。
错误,有些氨基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,通过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。
判断:植物没有脂肪。
错误,脂肪存在于动植物细胞的脂肪细胞中。
判断: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、脂肪等脂类物质。
错误,存在磷脂、胆固醇等脂类物质,但不含脂肪。
乳糖是还原糖吗?
是。二糖除了蔗糖外都是还原糖。
麦芽糖是还原糖吗?
是。二糖除了蔗糖外都是还原糖。
蔗糖是还原糖吗?
不是。二糖除了蔗糖外都是还原糖。
单糖都是还原糖吗?
正确。
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说明无机盐有什么作用?
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。
某同学踢足球时,随汗液流失了大量的钙盐,可能会发生抽搐现象,这说明无机盐有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。
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什么?
葡萄糖和麦芽糖。#TODO# #存疑#
淀粉酶可以水解糖原吗?
可以,淀粉酶是能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的总称。#TODO# #存疑#
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、脂肪和蛋白质
-
检测原理
-
糖类的检测
-
还原糖 + 斐林试剂,50~65 度温水浴加热,产生砖红色沉淀。
-
淀粉 + 碘液,溶液呈蓝色。
-
-
脂肪的检测:
-
苏丹 III 染液:橘黄色
-
苏丹 IV 染液:红色
-
-
蛋白质检测:蛋白质 + 双缩脲试剂:紫色
-
-
实验步骤
-
还原糖的检测
-
取材:还原糖含量高、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。
-
制备组织样液:制浆、纱布过滤、取滤液。
-
颜色反应:加入刚配置的斐林试剂,进行水浴加热。
-
结论:组织样液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。
-
-
脂肪的检测
-
方法一:花生种子匀浆 + 3 滴苏丹 III 染液,产生橘黄色。
-
方法二:
-
取材:花生种子(浸泡),去除种皮,将子叶切成薄片。
-
制片:
-
选取最理想的薄片,进行染色。
-
用50%酒精溶液洗去浮色,制成临时装片。
-
-
观察:在低倍镜下寻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,然后用高倍镜观察。
-
结论:花生种子中有脂肪存在。
-
-
-
蛋白质检测:
-
选材与制备:蛋清稀释液或豆浆滤液
-
颜色反应:加入双缩脲试剂 A 液 1mL,摇匀。再阿如双缩脲试剂 B 液 4 滴,摇匀后变成紫色。
-
结论:组织样液中含有蛋白质
-
-
-
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
-
成分相同:都含有 和 两种成分,且 溶液的质量浓度都为 0.1g/mL
-
原理不同:
-
鉴定还原糖为新制氢氧化铜和还原糖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生成 沉淀。
-
鉴定蛋白质时为碱性环境下,铜离子和肽键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物质。
-
-
使用方法不同:
-
鉴定还原糖时将甲、乙两液摇匀后立即使用。
-
鉴定蛋白质时先加 A 液 1 mL,摇匀后再加 B 液 4 滴。
-
-
浓度不同:
-
斐林试剂中:0.05g/mL
-
双缩脲试剂中:0.01g/mL
-
-
斐林试剂成分及浓度?
甲液: 0.1g/mL
乙液: 0.05g/mL
斐林试剂使用方法?
现配现用,A 液与 B 液混合摇匀后加入待测溶液。
双缩脲试剂成分及浓度?
A 液: 0.1g/mL
B 液: 0.01g/mL
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?
向待测溶液中先加入 A 液 1 mL,摇匀后再加入 4 滴 B 液,摇匀震荡。
斐林试剂现配现用的原因?
斐林试剂很不稳定,容易产生蓝色的 沉淀,所以要甲液乙液分别保存,现配现用。
判断:还原糖检测实验中,待测组织样液不含还原糖,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呈现无色。
错误,呈现浅蓝色,即 的颜色。
检测蛋白质时,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 B 液后,没有明显的紫色,可能原因是?
加入 过量,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 蓝色絮状沉淀,遮蔽实验中产生的紫色,影响观察。
蛋白质检测中,若用大豆为材料,必须?
提前浸泡。
蛋白质检测中,若用蛋清为材料,必须如何操作?为什么?
稀释,防止黏在试管上不易刷洗。
脂肪检测中加入 1~2 滴 50% 酒精溶液的目的是?原理是?
洗去浮色,苏丹 III 和苏丹 IV 溶液易溶于酒精。
判断:脂肪的检测可以不需要显微镜。
正确,方法一 花生种子匀浆法,直接加入苏丹 III 染液即可显现橘黄色,无需显微镜。
切片法检验脂肪存在时需要用显微镜吗?
需要。
蛋白质检测需要加热吗?
不需要。
还原糖检测需要加热吗?
需要。
还原糖检测中,使用苹果比使用植物叶片好吗?
好。苹果中还原糖含量高。
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,可以自由流动,叫自由水。
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种类上具有统一性,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。
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?
糖类。
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?
脂肪。
植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?
淀粉。
动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?
糖原。
脂质包括?
脂肪、磷脂、固醇。
固醇类物质包括?
胆固醇、性激素、维生素 D
判断: 是类胡萝卜素的必要成分。
错误,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。
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,检测的结构是什么?
肽键。
台酚蓝染色法检测什么?
细胞死活。死去的细胞的细胞膜失去对台酚蓝的选择透过性,可以被染色。
染色观察染色体,可用什么试剂?
碱性染料醋酸洋红液、龙胆紫溶液、改良苯酚品红染液。
判断:蛋白质与足量蛋白酶混合液中,加入双缩脲试剂,不会发生颜色反应。
错误,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,也会与双缩脲反应显现紫色。
判断:鉴定蛋白质实验可以用黄豆浆滤液。
正确,可以用蛋清稀释液,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。
判断:鉴定蛋白质实验可以用花生种子研磨液。
错误,花生种子研磨液用于鉴定脂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