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知识点汇总
语文知识点汇总
#语文#
人共以子为爱。(出自
“簪笏”,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东西,“笏”是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笏板,代指官职。#语文/文常/饰物#
羁旅诗常见主题:文人失意、漂泊哀伤、思念亲人、生活潦倒、互勉互慰、珍爱友谊。
羁旅诗常见意象:
月亮:人生圆满、缺憾,情感无奈,时空永恒,思乡思亲。
寒蝉:悲凉。
猿猴:伤感。
落花:凋零、失意;人生、事业的挫折。
沙鸥:飘零,伤感。
黄叶:凋零,成熟。美人迟暮。
诗句结语采用问句形式,言有尽而意无穷,给人以想象的空间。
杜甫的诗,极沉郁顿挫。
可以从 环境 情节 人物 主旨 四个方向来答题。
西京,古都名,指长安,西汉都长安,东汉迁都洛阳,以长安在西,称西京。
仆射,仆是“主管”的意思,古代重武,主射者掌事,故诸官之长称仆射。
坟典,《三坟》《五典》的简称,泛指古代的典籍。
比较原文与改动后句子,原文更好时,可以从上下文语言风格一致性来作答。
终制,古代礼制,父母死后,子女持丧三年,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,官员需要离职。
特殊情况下,朝廷强令丧服未满的官员出仕,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,不着公服,素服治事,称“夺情”。
白居易,字乐天。
白居易,号香山居士。
廷尉,汉时九卿之一,掌管全国刑狱,可以逮捕、囚禁和审判有罪的王侯或大臣,还可驳正皇帝、三公提出的判决。
刀笔之吏,古人记事用竹木简牍。以笔书写,以刀消除讹误,故刀笔之吏代指掌管文案的官吏,亦可指讼师。
宗庙,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,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。
古制是天子七庙,诸侯五庙,大夫三庙、士一庙,庶人不可设庙。
顿首,以头叩地而拜,古代跪拜礼之一,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之间的敬礼,也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。
注疏,即“注”和“疏”的合称,但二者并不相同,“注”是对经书中字句的注解,而“疏”是对“注”的再解释。
官有品阶,服有定色,但也有例外,如赐绯,指官员品阶不及五品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,以示恩宠。
九锡,即“九赐”,是我国古代皇帝赐给有殊勋的诸侯、大臣的九种礼器,象征最高的礼遇。古代一些权臣常接受“九锡”,后来“九锡”成了篡逆的代称。
服除,亦称“除服”“除丧”“脱服”,是古代丧礼的组成部分。亲族中,按五服制度,各人所穿丧服及服期不同,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。
在告,指官吏正在休假。唐宋官吏有常规性假日,每十天休一天假,称为“旬假”。
江右,古时以面朝南为准,左为东,右为西。因此,古人把长江之东称为“江左”,长江之西称为“江右”。
《国风》,指《诗经》中的民歌,《诗经》中还有《雅》和《颂》,《雅》是宫廷乐歌,《颂》是宗庙祭祀乐曲。
商贾,指做买卖的人,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,行走贩卖货物的为“商”,住着出售货物的为“贾”,所谓“行商坐贾”。
郡国,诸侯王的封地,西汉时经过朝廷“削藩”“割地”后逐步变小,约等于郡,常“郡国”相连。
大司马,古代官名。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大司马,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。
檄书,古代官方用以声讨、晓谕、征召的文书的通称。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将冬雪比作梨花。
不讳,字面意义是指不可隐讳,又常常用作对尊长者死亡的一种委婉代称。
结婚,文中指男女双方两家之间结成婚姻关系,现代指男女结成夫妇。
休沐,字面意思是休息沐浴,古代官员每隔一段时间休沐,常规性假日休息。
修改病句:象棋,距离今天超过四千年的历史,被称为棋类的鼻祖,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修改后:象棋,距离今天已经超过四千年,被称为棋类的鼻祖,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。
错误范例:象棋,距离今天已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。
夐无与比:远没有人能和他相比。
散冗:闲散平常的样子。
呵殿:前呼后拥。古代官员出行,仪卫前呵后殿,喝令行人让道或此类仪仗队伍或随从人员。
笺:信。
庑:厢房。
庭训:语出《论语》,意为父亲教训子女。
“乃公居马上而得之,安事《诗》《书》!”
安事:哪用得着。
“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,吾所以得之者何,及古成败之国。”
试:请。
凯仗精巧中的「凯仗」:泛指兵器。
吏捕孝妇,辞不杀姑。
辞:口供。
太守不听,竟论杀孝妇。
论:判决。
两相擎据。
擎据:指相持不下。
其家人怪日晏未归。
晏:晚。
甲方惧,但云神思迷惑,亦不记忆公所处分事。
处分:吩咐。
即揽簪超乘,与数十骑驰赴敌军,斩首数十级。
超乘:跃上战马。
入,行军申明约束。
行:到,至。
足下为我毕死事,余金奉之。
毕死事:料理完丧事。
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。
赍(jī):携带
牒:文书
七孤贫,从母乞于市,得钱必市甘旨奉母。
旨:味美的食品。
自恨不识字,誓积资设义学。
义学:免费读书的学校。
以所得钱寄富家权子母。
权子母:放贷收本息。
县有嫠张陈氏,家贫,刲肉以奉姑。
嫠:寡妇。
刲肉:割下身上的肉。
病革,闻诸生诵读声,犹张目而笑。
病革:病重。
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。
部曲:侍从。
赐以辎车、乘马。
辎车:装载货物的车辆。
副将悚服,不敢仰视。
悚服:惊慌害怕的样子。
庄宗好畋猎。
畋猎:打猎。
诸伶共唱和之。
共唱和:一同高声附和。
中国积弱,非一日矣。
积弱:长期衰弱。
荼毒苍生。
荼毒:毒害。
已效尤于接踵。
效尤:跟着做坏事。
哀而拨入土窟中,君之惠也。
哀:可怜我。
沙石随下,奔流注壑涧中,皆填圩,不可贮水。
填圩:冲进堤里。
师旷侍坐于前,援琴撞之。公披衽而避。
撞:掷击。
批衽:撩起衣襟。
皆巢于低枝,其鷇可俯而窥也。
鷇:雏鸟。
而能驯扰,殊不畏人。
驯扰:驯养。
此无他,不忮之诚,信于异类也。
不忮(zhi4):不嫉妒或不憎恶。
就火吸烟,久而不爇。
爇(ruo4):点燃。
再啐之,各缩其半。
啐:用力吐。
见佝偻者承蜩,犹掇之也。
佝偻者:驼背的人。
承蜩:粘蝉。
掇:拾取。
吾处身也,若厥株枸。
若厥株枸:像一动不动的树干。
吾执臂也,若槁木之枝。
执:举。
脱有人讦者云:...
脱:如果。
讦:揭发别人的隐私。
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。
进趣:上进心。趣,同“趋”。
工之侨得良桐焉,斫而为琴,弦而鼓之,金声而玉应。
良桐:好的桐木。
斫:砍削。
应:和声。
文言助读词语测试下篇1-30正向测试
1.逡巡,风定雨霁,车马卒至。《萧颖士傲物自侮》(雨停)
2.颖士仓忙觇之,左右曰:“吏部王尚书也。”颖士常造门,未之面。《萧颖士傲物自侮》(察看,此处指打听)(到,拜访)
3.子负文学之名,倨忽如此,止于一第乎?《萧颖士傲物自侮》(高傲)
4.高帝骂之曰:“乃公马上而得之,安事《诗》、《书》!”《陆贾说汉高祖》(你)
5.高帝不怿而有惭色。《陆贾说汉高祖》(愉快)
6.铠仗精巧,以至封存亦有法度。《郭进敬工徒》(泛指兵器)
7.人或曰:“诸子安可与工徒齿?”《郭进敬工徒》(并列)
8.程恃恩暴横,以睚毗杀人,系京兆狱。《罗程有才无德》(依仗)(极小的仇恨)(拘囚;关押)
9.因上幸后苑奏乐,乃设虚坐,置琵琶,而罗拜于庭,且泣。《罗程有才无德》(侥幸)
10.其父于公为县狱吏、郡决曹,决狱平。《于公治狱》(案件)
11.东海有孝妇,少寡,亡子,养姑甚谨。《于公治狱》(婆婆)
12.傅时酒力方盛,胆气弥粗,即以仆人所持白梃,山立而拒之。《钟傅打虎》(更加)(抵抗)
13.其家人怪日晏未归,仗剑而迎之,《钟傅打虎》(晚)
14.葛公有所顾问,至于再三,甲方流眄于殊色,竟忘其对答。《葛周割爱赏功臣》(注视)
15.令具饰资妆,其直数千缗。《葛周割爱赏功臣》(价值)(一千文)
16.日中而贾不至。穰苴则仆表决漏,入,行军申明约束。《司马田穰苴执法》(纪律)
17.既往,未及反,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。《司马田穰苴执法》(示众)
18.艾子行水涂,见一庙,矮小而装饰甚严。《鬼怕恶人》(同“涂”,路途)
19.(齐景公)召晏子而问之曰:“今日寡人出猎,上山则见虎,下泽则见蛇,殆所谓之不祥也?”《晏
子论“不祥”》(大概)
20.(鲁宗道)为谕德时,居近酒肆,尝微行就饮肆中,偶宋真宗亟召。《鲁宗道正直》(不显露的,此处指着便装)(急切地)
21.宗道曰:“第以实言对。”《鲁宗道正直》(只管)
22.帝诘之。(鲁宗道)谢曰:“有故人自乡里来,臣家贫无杯盘,故就酒家饮。”(道歉)
23.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。《李勉埋金》(临时停留,暂住)
24.书生兄第赍洪州牒来,…,专诣开封,请金之所,(携带)(到)
25.自恨不识字,誓积赀设义学。《武训兴义学》(后悔)(钱)
26.有司旌其功,名之曰训。《武训兴义学》(表彰)
27.县有嫠张陈氏,家贫,刲肉以奉姑,训予田十亩助其养。《武训兴义学》
(寡妇)(割)(婆婆)
28.仲孙它谏曰:“子为鲁上卿,相二君矣,妾不衣帛,马不食粟,人其以子为爱,且不华国乎!”《季
文子相宣公、成》(辅佐)(吝啬)
29.望其榜,曰“定惠之阁”,旁题姓名漫灭。《钟弱翁好为人师》(模糊)
30.(彭雪琴)曾饭友人处,见珍馔,辄蹙额,终席不下箸。《彭雪琴崇尚简朴》(便)(筷子)
31.后唐庄宗好畋猎。《伶人敬新磨智谏》(打猎)
32.奈何纵民稼穡以供税赋!何不饥饿汝民,空此田地,以待天子驰逐?《伶人敬新磨智谏》(春耕为稼,秋收为穡,农事的总称)
33.仰诸同志,盍自勉旃。《兴中会宣言》(何不)
34.不满憨且悍,叱曰:“谁遣尔当路?”《田不满怒斥骷髅》(刚直)
35.今以斤斧童其山,而以锄犁疏其土。《宣城水土》(光秃的,此处为使动用法)
36.对曰:“今谓天高,无少长愚智者皆知高,高几何,皆曰不知也。《子贡论孔子》(无论)
37.公披衽而避,琴坏于壁。《师旷诫晋平公》(撩起衣襟)
38.此鸟羽毛,至为珍异难见,而能驯扰,殊不畏人。《武阳君爱鸟》(很)
39.此无他,不忮之诚,信于异类也。《武阳君爱鸟》(嫉妒,憎恶)
40.(陈在衡)暮行郊野间,见二人笼灯前行,就火吸烟,久而不爇。《陈在衡不怕鬼》(点燃)
41.仲尼适楚。出于林中,见佝偻者承蜩,犹掇之也。《佝偻者承蜩》(拾取)
42.桓公问管仲曰:“王者何贵?”《管仲论“天”》(看重,崇尚)
43.百姓与之则安,辅之则强,非之则危,背之则亡。《管仲论“天”》(依附,亲近)(批评,非难)
44.吾为刑部,脱有告讦者云...(如果)(揭发别人的隐私)
45.睦少好学,光武及上皆爱之。尝遣中大夫诣京师朝贺。《刘睦遣人朝贺》(到)
46.子危我哉!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。《刘睦遣人朝贺》(同“趋”,进趋,指上进心)
47.工之侨得良桐焉,斫而为琴,弦而鼓之。《工之侨献琴》(砍削)
汤武即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。
黥(qing2)是古代的一种刑罚,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,在刑罚中较轻。
制约: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,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,侧重客观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,语意较轻。
限制:规定范围,不许超过,侧重于外部力量的限制,单向,语意较重。
项王军壁垓下:本指军垒,此处作动词用,设营驻守的意思。
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。:乃,于是。
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。: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。
时不利兮骓不逝:奔驰。
直夜溃围南出:当夜突围。直,当。
骑能属者百余人耳。:随从。
田父绐曰:“左。”:欺骗。
以故汉追及之。:因此。
项王自度不得脱。:估计,揣摩。
吾起兵至今八岁矣,身七十余战。:亲身(参加)。
今日固决死。:本必死(无疑)。
愿为诸君快战。:痛快地打一仗。
刈旗:砍倒(敌方)旗子。刈,割,砍。
乃分其骑以为四队,四向。:向四面(杀出)。
期山东为三处。:约定。
汉军皆披靡。:草木随风倒下的样子,这里用以形容汉军溃散。
赤泉侯人马俱惊,辟易数里。:退避。
骑皆伏曰:“如大王言。”:同“服”,心服的意思。
乌江亭长 木义(檥) 船待。:同“舣”,使船靠岸。
籍独不愧于心乎?:岂,难道。
六王毕,四海一。
毕:完了,这里指被秦国所灭。
一:统一。
蜀山兀,阿房出。
兀:山高而上平,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干净。
出:出现,意思是建成。
覆压三百余里,隔离天日。:覆盖。
骊山北构而西折,直走咸阳。:趋向。
二川溶溶,流入宫墙。:河水缓流的样子。
廊腰 缦 回,檐牙高啄。
缦:萦绕。
回:曲折。
檐牙:屋檐突起,犹如牙齿。
盘盘焉,囷囷焉。
盘盘:盘旋的样子。
囷囷:曲折回旋的样子。
焉:相当于“然”。
高低冥迷,不知西东。:分辨不清。
歌台暖响,春光融融。:和乐。
妃嫔媵嫱,王子皇孙。:陪嫁的人。
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。:明亮的样子。
辘辘远听,杳不知其所之也。
辘辘:车行的声音。
一肌一容,尽态极妍。
态:姿态的美好。
妍:美丽。
缦立远视,而望幸焉。:久立。
燕赵之收藏,韩魏之经营,齐楚之精英。:指金玉珠宝等物。
几世几年,剽掠其人。
剽掠:抢劫、掠夺。
人:民。
倚叠如山。:积累。
弃掷逦迤。:接连不断。
钉头磷磷,多于在庾之粟粒。
磷磷:水中石头突出的样子。
庾:露天的谷仓。
独夫之心,日益骄固。:顽固。
戍卒叫,函谷举。:拔、攻占。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。:剖开、分割。
博大精深: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。多用于形容理论、学识、思想、作品等广博丰富,深奥精微。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。
千姿百态: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。
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《项羽本纪赞》:“奋其私智而不师古。”:施展;表现。
科举起源于隋朝。
“童试”,即童生试,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,包括县试、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。
乡试是明清两代在省城每三年一次的考试,考中的称为举人。
烽燧,即烽火,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,白天烧的烟叫烽,夜间燃的火叫燧。
治,古代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“治”。
潮汐去还,谁所节度?:管辖的意思。
丹青中的丹是什么?颜料朱砂的颜色,红色。
丹青中的青是什么?黑色的墨。
闾里:乡里。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,也可以借指平民、邻居。
少便习弓马,长乃折节好古学。: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。
方山冠:古代的一种帽子,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,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。
勋阀:指功勋之家,有特殊功劳、勋业之家。
簪缨:指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,也是显示自己地位的饰品。
簪缨之族:世代为官的家庭。
方山子亦矍然,问余所以至此者,余告之故。:吃惊的样子。
稽首,古代跪拜礼,最隆重的一种古代传统礼节。
古代传统礼节最隆重的是稽首。
供揖:拱手作揖,以示敬意。
时座上有健啖客,貌甚寝。:丑陋。
闾里之侠皆宗**之。
闾里:乡里。
宗:尊奉。
晚乃遁于光、黄间。:隐居。
环堵萧然,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。
环堵:四墙,指屋中。
萧然:清冷,空荡。
方山子怒马独出,一发得之。:奔马。
方山子傥见之欤?:或许,可能。
大铁椎,不知何许人。:什么地方。许,处所、地方。
故尝与过宋将军。:访问。
时座上有健啖客,貌甚寝。
健:善于。
啖:吃。
扣其乡及姓字,皆不答。:同“叩”,询问。
言讫不见。:话说完。
吾数击杀响马贼。:shuo4,多次。
宋将军故自负,且欲观客所为。:本来。
客奋椎左右击,人马仆地。:向前倒下。
宋将军屏息观之,股栗欲堕。:两腿发抖。
嵌岩窦穴。:孔、洞。
杰然特起。
杰然:形容高大的样子。
特起:拔地突起。
舟行颇迟,又秋深潦缩。:lao2,积水。
舟中估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。:贩货的行商。
徙倚久之而归。:徘徊不忍去。
有俊鹘抟水禽。:持,抓。
官职动词:
兼理:兼、领
代理:权、行、假、署
河西翕然归之。:一致地。
上疏的对象是否可以是上级?
否,只能是皇帝。
修郤:报复旧日怨恨。郤,仇怨。
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,可以一帝多号,明清时一帝一号。
拔擢的区别:
拔:提拔无官之人。
擢:提拔有官之人。
诚实相矜,然文状已去,奈何?:怜悯。
文科科举考试归礼部管。
武科科举考试归兵部管。
中官、中贵人指的是宦官。
咏史诗的常见主题是:借古讽今。
博喻:一个本体,多个喻体。
庙在古代本是供奉祖宗的场所,也常用来敕封、追谥文人武士。后来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混在一起,蜕变为祭祀鬼神的场所。
赞是史书的一种题材,用于颂扬,史书中的赞不一定是赞美性的评论。
黠民将为奸利。:狡猾的
经史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两大部类,其中“经”指儒家经典著作,“史”为史书。
释褐指始任官职,“褐”为古代平民所穿粗布衣服,“释褐”即脱去平民衣服,但任官职。
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,汉代将“郡守”更名为“太守”,后代更名为“知府”。
诏,皇帝下命令。诏,也指诏书,只能是皇帝的命令或文告,而不能是其他官员等发布的文告。
“崩”指天子死,“薨”指诸侯死,“卒”指大夫死。
比较宣泄与发泄?
宣泄大多指情感自然流露;发泄有主观意愿。
宣泄偏中性,发泄偏贬义。
比较发祥与发端?
发祥有吉祥的意味。
比较发祥地与发源地?
发源地通常指可考证的、物质范畴的发出、根源之处;
发祥地通常指以物质发出的、以无形的、非物质的方式发展开来的人文、产品、事项等。
“阙”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,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。
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。
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宗庙前台阶,又指帝王即位、登基。
判断:“郎”是对男子的通称,也称“郎子”。
错误,郎是对年轻男子的通称。
“尚飨xiang3”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,表示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。
每月十五称为望日。
每月初一称为朔日。
每月月末称为晦日。
晦朔弦望,月末、月初、上下半月的中间、月中。
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,斩荆棘,以有尺寸之地。:相当于“其”。
然则诸侯之地有限,暴秦之欲无厌。:满足。
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:确定,断定。
此言得之。:适宜、得当。
齐人未尝赂秦,终继五国迁灭,何哉?:灭亡。迁,改变的意思。
与嬴而不助五国也。:亲附、亲近。
洎牧以谗诛,邯郸为郡;惜其用武而不终也。:及,等到。
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。:治理。
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。:先例。
古代祭祀,用牛、羊、猪各一头叫“太牢”,用羊、猪各一头叫“少牢”。
及仇雠已灭,天下已定。:同仇。
函梁君臣之首。:木匣子,此处用作动词,用木匣子装。
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衰也!:以至于。
举天下之豪杰,莫能与之争。:所有的。
乃能衔哀致诚。
乃:才。
衔:含,这里是怀着的意思。
致:表达。
不省所怙,惟兄嫂是依。
省:知道。
所怙:依靠的父亲。
所怙指父亲,所恃指母亲。
中年兄殁南方,吾与汝俱幼,从嫂归葬河阳。:死。
遽去吾而殁。:突然。
诚知其如此。:如果,果真。
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。:停止,这里指离开。
恐旦暮死,而汝抱无涯之戚也。:忧伤。
几何不从汝而死也?:多少(日子),指过不了多久。
不克蒙其泽。
克:能。
蒙:蒙受, 承受。
吾少孤。:幼而无父。
汝来省吾。:看望。
请归取其孥。:妻子儿女的统称。
汝之子始十岁。:才。
比得软脚病,往往而剧。:近来。
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。:抚慰。
敛不凭其棺,窆不临其穴。
敛:通“殓”,lian4,给死人穿衣入棺。
凭:临。
窆:葬时下棺入穴。
吾实为之,其又何尤?:怨恨。
教吾子与汝子,幸其成;:希望。
缣素,丝织品,统而言之都叫绢。分开来说,洁白的叫素,带黄色的叫缣。
寻:古代八尺为寻,倍寻叫常,都是平常的长度,后泛指平常、素常。
彭城是徐州的古称,著名的帝王之乡,有“彭祖故国,刘邦故里、项羽故都”之称。
判断:刑部,六部之一,掌管全国刑法、狱讼、军令之事,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。
错误,不管军令。
王谢,东晋时的王导、谢安两大望族,他们的生活都很豪华,后世因代指高门世族。
志林,指的是《东坡志林》,有人认为是后人整理苏轼的笔记分类编辑而成的一本书,借指一般分类编排的笔记书。
鹿鸣宴是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,起始于唐代,明清顺延,于“乡试”放榜次日,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。
比及三年,可使足民。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。
比:等到
俟:等待
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,对曰:“异乎三子者之撰。”
希:同“稀”
尔:形容词词尾
作:兴起,这里指起身
撰:才能
莫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
莫:同“暮”
乎:于
夫子喟然叹曰:“吾与点也!”
喟:叹息声
与:赞成
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会桃花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群季俊秀,皆为惠连;吾人咏歌,独惭康乐。
假:借,此处为给
季:弟弟
俊秀:英俊优秀
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
秉:手持
良:的确
以:原因
迨诸父异爨,内外多置小门墙,往往而是。
迨:等到
往往:到处
吾儿,久不见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类女郎也?”比去,以手阖门。
若:你(的)
竟:整、全
类:像
比:等到
阖:关上
余扃牖而居,久之,能以足音辨人。轩凡四遭火,得不焚,殆有神护者。
扃:关闭
以:凭
凡:总共
殆:大概
视驼所种树,或移徙,无不活;且硕茂,早实以蕃。
硕:大
实:结果子
蕃:多
其莳也若子,其置也若弃,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。:种植、移植
他植者则不然,根拳而土易,其培之也,若不过焉则不及。
拳:曲,伸展不开
易:更换
然吾居乡,见长人者好烦其令,若甚怜焉,而卒以祸。
若:好像
卒:终于
官命促尔耕,勖尔植,督尔获,早缫而绪,早织而缕,字而幼孩,遂而鸡豚。
勖:勉励
而:你的
字:养育
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,且不得暇,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?
辍:停止
劳:慰劳
暇:闲暇
蕃:使...繁衍生息
初食颇苦难,久则弥觉其甘,能已积热。
弥:更加
已:消除
携童儿数人,启陨箨以蓺粟菽,茹啖其草木之荑实。
启:打开、扫除
蓺:种植
茹啖:吃
今夫膏粱之子,燕坐于华堂之上。:通 “宴” ,安闲地
或降而临清泠。樵歌出林,则拊石而和之。人莫知其乐也。
樵:砍柴
拊:击打
予买田其间,因往相田,得疾。
相:仔细看
疾:病
以求斗斛之禄:中国古代量器名,亦是容量单位。
终葬汝于先人之兆:墓地,也写作垗。
判断: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。 正确。
天子死叫崩,诸侯死叫薨,大夫死叫卒,士死叫不禄,庶人死叫死。
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? 祭酒。
国子监,又称国子学,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,至隋炀帝时,改为国子监。 唐宋时期,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。
判断: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,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建小屋居住,守护坟墓,谓之庐墓。 正确。
判断:行书,出现在东汉晚期,楷书产生后,行书逐渐演变为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。 正确。
进士,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
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,在殿廷举行,由皇帝主持。
判断: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物的官员,又可特指科举考试的主试官。 正确。
判断:当轴,指做官在重要的位置;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。 正确。
判断:司农是官名,又称为大司农,主要掌管农桑、仓储、租税等相关事务。 正确。
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
丁忧、丁艰指的是什么? 父母去世。 丁母忧(丁内艰)、丁父忧(丁外艰)。
时 <b> 课 </b> 颁盐策。:督促、完成
信宿指的是? 两个晚上,引申为两三天。
同步
古人什么时候取字? 男 20 岁行冠礼时。 女 15 岁行笄礼时。
家田 <b> 输 </b> 税尽,拾此充饥肠。 缴纳。
<b> 曾 </b> 不若孀妻弱子。 竟然。
海 <b> 晏 </b> 河清 平静安乐。
天清日 <b> 晏 </b> 天晴无云。
东南西北风对应什么季节? 春夏秋冬。
琵琶行中互文的句子? 主人下马客在船。
多项定语排序口诀? 花园里那几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色玫瑰花。 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。
多项状语排序口诀? 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和他交谈。